健康扶贫送温暖 大爱无疆惠民生-----农安县人民医院扶贫事迹
健康扶贫送温暖 大爱无疆惠民生
-----农安县人民医院扶贫事迹
记者:李绍倜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全局。自全国上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院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上级卫生部门指导及医保部门的支持下,院领导高屋建甄,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将扶贫工作纳入到重要日程。多措并举,真抓实干,认真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系列扶贫行动。医院与乡、村医疗机构建立了三级联动服务机制,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组建18支共54人的扶贫签约服务团队,为贫困患者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健康服务。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上下勇担重任,冲锋在前,积极落实省市县健康扶贫政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医务人员深入到偏远乡村,送医送药送温暖,以健康扶贫行动温暖人心,以大爱无疆惠及民生。
一.扶贫送温暖、认真落实各项减免扶贫政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围绕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能够落地生根,真正让贫困患者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学好运用好惠民政策是关键。当2019年省卫健委为健康扶贫出台“看病花钱120、贴心服务111”的惠民政策后,县医院领导带领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把政策吃透运用到实际。“120的1”即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10%,“2”即门诊慢病个人自付20%,“0”即住院零押金,无需交纳住院押金即可享受入院治疗;“贴心服务111”即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人建立一个健康档案,1人由省市县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给出的一整套治疗方案,1人建立县、乡、村的家庭签约医疗服务团队。目标决定行动,布局决定格局。健康扶贫,落实好的惠民政策是关键。
我院的具体做法一是2018年以来,医院认真落实执行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健康扶贫精神,确保把这项制度落到实处,医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院实施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的通知》,对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因病住院治疗的一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贫困患者入院持本人身份证及农合本到精准扶贫窗口进行身份核实,确认无误后及时为其办理免费入院住院手续,患者无需缴纳住院费用。
二是按照省扶贫政策“筑牢新农合基本医保第一道防线、巩固大病第二道防线、扩大医疗救助第三道防线、设立大病兜底第四道防线、做好一事一议第五道防线”。我院在一楼农合办设立“一站式”服务结算窗口为其办理出院手续,患者只需缴纳医疗总费用的10%个人自付部分即可迅速离院。共余救助部分由我院及医保局、保险公司进行账目整理各自分担。
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无不折射出县医院的扶贫亮点-----2019年上半年接待诊治精准扶贫患者2600余人次,垫付医疗费用近1300万元,其中有82人无法缴纳自付10%费用,医院为其全额垫付资金75万余元……对精准扶贫人员中的孕产妇及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救助,办理出入院无需缴纳任何费用,19年实施此项政策至今免费救助孕产妇2人、白内障29人,垫负医疗费用20余万元……共为1461名贫困患者办理了“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手续和“一站式”结算报销服务。
二.周密安排、全面实施“三个一批”分类救治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扎实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对患有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终末期肾病等10种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集中救治。
二是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我院与乡、村医疗机构建立三级联动服务机制,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组建18支共54人的健康扶贫签约服务团队,和乡、村医生共同为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32种常见慢性疾病贫困患者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健康服务。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善重病兜底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在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三. 上下联动、扎实开展医疗对口支援工作
对上积极争取吉大二院医联体医院支持,全面开展业务协作,着力提升下级医院诊疗水平。之后,我院又与吉林省肿瘤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去年又与市属五家医院建立医疗联盟,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对下,我院去年启动了与18家乡镇卫生院医共体建设工作,分别派出一名副主任以上医师挂职任副院长,每周定期前往坐诊,并全部开通了远程会诊,同时对对口支援的18家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随时接收进修人员,并对转诊患者实行“三优先”。
四.冲锋在前、全力做好下乡巡诊工作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院一直坚持下乡巡诊工作,常年抽调医疗骨干组成的下乡巡诊小分队,每周到乡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医疗巡诊。村民的床边炕头、村口路边、田间地头都成了医生的诊所,下乡巡诊形成了定点巡诊、床头问诊、地边看诊、招手即诊、路边随诊的诊疗模式,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温馨、优质的医疗服务。今年,为更好的看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成县医院骨干医生及医护人员400余人的医疗队开展下乡义诊巡诊,今年截止到目前,组织党员志愿者共700余人次,开展了16次大型义诊活动,为边远村屯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受益百姓5500余人,免费发放药品30余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大爱无疆、感人善举诠释救死扶伤人道使命
扶贫行动中,县医院的感人事迹之一
家住农安县农安镇群众村的贫困户崔某小明(化名),现年12岁,就读于小学六年级,他一出生就与众不同,不能像男孩一样如厕,性别受到质疑,就是这个身体缺陷让小明及家人一直抬不起头,眼看小明一天天长大,家人特别着急。2011年,小明终于在家人的带领下去长春看了医生,诊断为先天性尿道下裂,这个疾病通过手术可以治愈,但当时七八千块的医疗费用难住了小明一家,这一拖就是五年。直到2016年,原县中医院院长刘东明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上了小明家,决定对其进行资助帮扶,免费手术治疗。两年中,在县中医院和贫困包保单位北银村镇银行的共同资助以及吉大一院专家的帮助下,为小明进行两次尿道修补手术。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救死扶伤,彰显使命。2019年7月,调任到县人民医院不到一年的刘东明院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内心依然牵挂着小明的身体恢复情况。在得知小明的手术还需再做一次才能彻底成功这一情况后,刘东明院长再次与吉大一院专家进行沟通,对小明进行第三次手术治疗。7月10日上午,在县人民医院和北银村镇银行的再次联合资助下,小明又一次被推进手术室,在吉大一院专家和我院泌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第三次尿道成型手术,终于使小明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男孩。当得知手术顺利成功,家属见到医生及院长时,“真是太太谢谢你们了,你们是我们家的恩人,我们全家怎么感谢你们呢?……”小明的父母眼含着热泪,以最朴实不过的语言,表达着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感激,双手紧紧握住刘东明院长的手好久不撒开,感动和高兴的泪水顺着面颊而下,他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对生活的希望。
扶贫行动中,县医院的感人事迹之二
农安县三盛玉镇原野村吕文兴屯85岁徐志侠老人,丈夫曾是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于10年前去世,儿媳患有脑障残疾,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曾经参过军的刘东明怀着对革命烈士和老兵战友的敬佑情怀,决心帮助这位风烛残年的志愿军遗孀度过一个安乐的晚年,每月至少去老人家里一次,每次都带去药品、水果和猪肉,2018年春节前,刘东明院长在百忙之中仍不忘老兵遗属的生活状况,在春节前几天,那一天正赶上下大雪,刘东明院长冒着大雪寒风,开车带着医务人员5人来到她家,看着生活简陋,寒冷破旧的房舍,为解决房子寒冷,当日帮助老人家里安装了门前钢筋塑料布暖棚,使屋子顿时暖合起来了,老人不再受冻了。1千多元的安装费是刘东明院长自己从并不是十分宽裕的工资中拿出的……
一桩桩,一件件,我院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率先垂范,上行下效。
在刘东明院长的带领下,我院的全院职工在扶贫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数的医务人员的爱心被点燃,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汇成一片片爱心,一股股暖流,在医院的平凡岗位上,在广袤的黄龙大地上,书写着无言的大医精诚和大爱无疆!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我院在扶贫工作中虽然做出了一点的成绩,但是今后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探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不折不扣把攻坚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使农安的贫困人口早日步入小康生活,为古韵王城黄龙府、美丽繁荣新农安的建设续写着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