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官网

爸爸,我想你!

来源:实事求是 官网 更新时间:2021-12-21 11:59:30 浏览次数:274

    《新农村科技》杂志,专设红色能量栏目:传承毛泽东思想,弘扬毛泽东精神!诚挚地欢迎崇敬毛公的同志来稿。

                                                                      郭树寨敬转:李绍倜的微信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这是毛主席年轻时,曾在文章里写下的故园美景,如诗如画,令人神往。

      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深深盼望着再返故园,在“田苗秀蔚、岚采舒发”的景色里安慰内心的乡愁,可惜,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在他去世八年后,小女儿隐姓埋名回韶山,再度踏上了这片他魂牵梦萦的故土......

       1984年8月,正是未名湖畔的荷花开得最盛的时节。在毛主席的故居,湖南韶山的招待所里来了4名神秘的客人。一位是女游客,身着黄绿色的服装,另外三位,身着海军制服。

      他们参观毛主席故居时,那位女游客极其认真,一草一木,一门一厅,都仔仔细细地端详。随后,她小声地询问导游:“毛主席父母亲的墓地在哪里呢?我想去看看。”

01_20211221_113537449

      导游便将他们带到毛主席父亲毛顺生和母亲文七妹的坟墓前,女游客庄严肃穆地立于墓前,深深地鞠躬,眼中满含热泪......

      接着,导游把客人们带到了上屋的一处晒谷坪,女游客注意到这上面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是毛主席小时候劳动的地方”。

      这时,她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与酸楚,泪如泉涌。因极度思念而感到痛苦无助的她,跪倒在毛主席昔日劳动过的土地上,双手用力插在田埂的泥土里,似乎是要感受他留下的体温和记忆。那双从儿时就牵着她散步的大手,那双牵着她走过天涯海角的大手,那手掌中的温暖,如今已无处可寻了.......

      她再也顾不得众人异样的眼光,用酸楚的声音,一遍一遍大声哭喊道:“爸爸,我想你!”

      她在毛主席曾经劳动过的土地上长跪不起,放声大哭......

      这时,人们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她就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

02_20211221_113537440

      而此时,距离毛主席逝世已有整整八年的时间了......

      失去了亲爱的父亲,又因为母亲的一系列事情备受精神上的折磨,此时的李讷,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终于,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又找到了爸爸的初心!

     在泪光中,她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从前。在父亲身边的日子,仿佛就是昨天......

03_20211221_113537432

       她还记得,1940年,自己出生在红色延安。那时候,爸爸爱喊她“大娃娃”,她笑嘻嘻地叫他“小爸爸”。后来,自己会跑会跳了,时常爬到爸爸的办公桌上乱涂乱画,爸爸总是看着她笑。

04_20211221_113537359

      当年行军打仗,爸爸有时候不在她身边,她就拿起纸笔作画。虽然画很稚嫩,但是爸爸总是反反复复看好几遍......

      她人生中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散步去。”记忆里,爸爸总是工作特别累,但是无论再忙、再累,只要她跑向爸爸的办公室,爸爸就会给他一根手指,让她紧紧攥在手心里,牵着她一起去散步。那个画面,她的印象很深很深。

05_20211221_113537396

      她还记得,后来她长成了一个少女。爸爸一有时间,就会给她讲故事、背诗词。所以她不仅是唯一在爸爸身边长大的孩子,也是跟随爸爸最久的孩子。爱读文史书、爱书法,在北师大附中读初中时就能流利地背出一千多首诗词,成了同学们口中的“博士”,后来考进北大历史系,节俭朴素的作风,她学了爸爸一辈子......

06_20211221_113537427

      她还记得,1960年遇上了困难时期。她心想,作为毛泽东的女儿,要做表率。在报口粮的时候,她只报了17斤,爸爸知道了之后,非常欣慰。可是后来她才发现,她在学校几乎每天都在饿肚子。那次隔了好几个星期才回趟家吃饭,她饿极了,那顿饭吃得狼吞虎咽,滚烫的米饭把她的眼泪都挤了出来,她嚼都没多嚼,直接吞了下去。

      当时的卫士叔叔们在旁边都觉得心酸,谁能相信,到了新中国,毛主席的小女儿竟能饿成这样?妈妈看得不忍心,眼中含着泪。她记得那天爸爸定定地看着自己,然后站起身,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最后,停在那棵老柏树下,久久没有说话......

07_20211221_113537418

      后来她才知道,爸爸说:“与人民比起来,她还算好一些。我心里不好受,她妈妈心里也不好受。她是学生,按照规定,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受。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严格对待。”

08_20211221_113537436

      她还记得,爸爸经常对她谈起故乡的美景,还答应等她长大了,要带她一起回韶山看看,甚至对她说过,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回去,就算是遗体,也要送回去。

      可1959年夏天她正在参加高考,没能同行。后来身体多病,曾休学一年,直拖到1965年才完成学业。所以一直没机会跟父亲回韶山,但想返回父亲故乡看一看的念头,长期埋在她心底,她很想完成父亲这个“回家”的遗愿......

      关于爸爸的点点滴滴,就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终于,她在爸爸故乡韶山的土地上,望着天边一轮红日,思绪万千。

09_20211221_113537423

010_20211221_113537401

      自从爸爸走后,曾经有一段非常黑暗的时光。

      毛主席刚去世一个月后,李讷陷入痛苦和悲伤中无法自拔。

      父亲去世、母亲入狱,自己还要随时接受审查。曾经的朋友、同事乃至亲属不敢来往,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孤苦伶仃。

      后来,毛主席走下了“神坛”,沉渣泛起,右派的狂笑……

      于她而言,那是何等的悲凉!

      她只能更加低调。上班从不旷工,工作兢兢业业,自己买菜做饭。即便如此,身边还是会时常响起讽刺、尖锐的声音,让她一度不能适应。

011_20211221_113537414

      如今身在韶山,这里的乡亲们看到她之后,听说毛泽东的小女儿回来了,来了很多韶山人,认识不认识的,都奔走相告,团团把李讷围了起来,一双双乡亲们的手用力握着她的手,让她感受到久违的亲情。

      乡亲们都在感慨:“这就是毛主席的女儿!长得多像,多有孝心啊!”

      这些温暖的话语,像一股热浪冲上她的心间。人民是知恩的、人民是永远正直无私的!再想到在北京生活的巨大孤独感,她又再度落泪。

      临行前,李讷拿出一块洁白的手绢,包上一把故乡的泥土,将它带回了北京。这是故乡的气息,这是主席对故乡的眷恋,这是永生不忘的故乡情怀!

012_20211221_113537405

      年轻时的她,曾经也是一个固执、骄傲的少女。她也曾想,像英雄们一样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但最后,她按着爸爸的心愿,成了一位勤勤恳恳工作,安安心心拿工资的普通人。

      如今的李讷,每年入冬时节,她会和乡邻们一起,冒着寒风买大白菜 ,再骑着三轮车运回家。她从没有架子,特别谦虚朴实,不虚伪、不做作,生活也极度俭朴。

      有时候,大家看她一直穿着十几年前的旧衣服、才四五十岁就打扮得像个老太太,就劝说道:“李讷,穿衣服你也要跟上时代噢。”

      而她却一笑而过,她眼中的父亲,一年到头就用一块洗衣服的肥皂洗澡,衣服袜子上打满了补丁、穿了几十年还舍不得扔,她身上的衣服都还没穿破,怎么能随便扔?

013_20211221_113537445

      每年到了毛主席的诞辰和忌日,她就会跟着人民群众们一起,到毛主席纪念堂前排队,等待着再见父亲一面,然后再静静地随着人群离开,坐着公交回家。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她也常回故乡韶山看看,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重返故园,总是让她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1993年,毛主席百年诞辰时,李讷在滴水洞招待所写下了“永远的怀念”五个大字,以寄托对父亲永恒的思念......

      庚子年初,武汉爆发疫情,李讷更是和姐姐李敏的女儿孔东梅的东润基金会,第一个成立了专门针对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子女的“东润抗击疫情医护保障及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将资助额度从最初的500万元,追加至4500万元!

015_20211221_113537392

      如今,在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中李讷常有出席。她是毛主席和爱妻江青唯一的孩子,是见证毛主席晚年历史唯一的至亲!

      看见李讷,人民们就仿佛看见毛主席一样亲切!

      毛主席思想如今已经重回祖国大地,每逢毛主席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各地群众纷纷自发组织纪念活动,官方、私企也有很多的纪念活动,这也给予李讷多少的宽慰!

016_20211221_113537409

谨以此文:

      致敬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父母不在之后,她就把人民当做了家人。她无愧于父亲,无愧于人民!人民祝她健康长寿!

      致敬永远的伟人毛主席!毛泽东思想万岁!




版权所有 @ 2018-2025 - 实事求是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