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为何始终强调这条重要经验
《新农村科技》杂志,专设红色能量栏目:传承毛泽东思想,弘扬毛泽东精神!诚挚地欢迎崇敬毛公的同志来稿。
郭树寨敬转:作者:朱亮高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奠基立业,依靠学习发展壮大,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善于学习、精于学习、严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进道路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百年大党只有牢牢把握学习姿态、学习主基调、学习主动力,不断自我改造、自我提升,才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人在持续学习中明确方向、创造历史学习中抓发展、发展中抓学习,伴随百年大党凯歌前行。百年来,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
1、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探索和寻找新的出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劳工为伍”的实践,一批先进分子相继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周恩来等开始思想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观察世界和国家命运的工具。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中国工人运动,两者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为了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培养战胜民族敌人的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决议有关内容基础上写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1933年3月,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苏区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就此诞生。在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的战争形势下,该校为党和革命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领导骨干。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1936年6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校址迁至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在从部队抽调的干部和招收的知识青年中,教授政治、军事、历史、民运、统战等课程。
3、改造我们的学习
抗日战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广大新党员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老党员要适应新形势,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为全党的学习,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批评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不良学风,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想,号召全党在学习问题上进行一次根本的改造,树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实事求是的学习风气,有力地促进了党员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中国共产党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为建设新中国而学习
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发出号召,要为建设新中国而学习,立即着手开展各项建设事业。其中,专门列出了干部必读的《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等马列主义著作12本。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特别强调:面临新的任务和考验,全党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再次强调,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6、全党来一个大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劝学”“促学”,抓“关键少数”,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强调党员、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的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持续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贯穿了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最新理论的时代要求。中央明确要求,“四史”宣传教育,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在注重学习中掌握方法、提高本领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只有学懂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创新理论,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是深刻感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强调,“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顺利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和坚持实事求是等,置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地位。
今天,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理论时,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不搞本本主义,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客观规律;在学本领时,既要向领导和先进模范学习,也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学习掌握困难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学知识时,既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也要注重缺什么补什么,领导干部更是要发挥带头学习的表率作用,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二、是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学风问题是关乎是否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指导,为掌握、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而形成的风气。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并把学风问题上升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予以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大兴学习之风,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必须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善于创新,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三、是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增强本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读书的目的不在于个人的功成名就,而在于经世致用,为改造社会、改造国家、改造世界而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领导干部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全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并将增强学习本领作为新时代八种本领的首要本领。强调坚持学以致用,将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提升本领上来。要通过学习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的问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增强看家本领、发展本领、斗争本领,进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