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官网

传承祖训医德 感悟当下医情

来源:实事求是 官网 更新时间:2019-03-17 11:16:12 浏览次数:459

                                传承祖训医德  感悟当下医情

                                                                记者:郭树寨  孙海中

 

      黄承震,祖籍山东郓城,四代中医世家。父亲是郓城和梁山两县知名中医,中年来到东北吉林,扎根梨树县。

                                                       传承祖训用心学医

      黄承震传承祖业随父学医,求学到河北省石家庄北方医学院,攻读医学。他专心致志苦读三年,完成了基础中西医学业,毕业后在当地县医院临床实习期满,决心回乡实现初心愿望:“深入乡镇村屯,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基层老百姓行医问诊”。通过精心,筹备经审批合格,便在村里开起了诊所。

                                黄承震传承祖业随父学医,便在村里开起了诊所

      当时,他父亲尚能行医出诊。诊所开业后,父亲主要把精力投入到培养黄承震的医德修养和医术指导工作上。在父亲的精心培育和亲力亲为的带动下,黄承震结合自己在医学院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开始了他亲自面对基层、接触患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过程。

         黄承震结合自己在医学院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开始了他亲自面对基层、接触患者

      实践中,他好学不耻下问,对待问题从来不躲避、不马虎,一丝不苟,认真落实。经常与父亲展开讨论、研究,争究个水落石出。

      父亲性格耿直、善良、厚道。从他行医那天起就严格规定了几条标准:

      一、医者要慈悲为怀。

      二、要用最廉价的药,最短的时间医好患者。并且,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减少副作用。

      三、不要吃患者家的饭,必须要考虑患者的难处。

      四、衣冠要整洁,不穿奇装异服。自我行为要专业、规范,自觉树立医生的良好形象。

      一直以来,黄承震谨遵教诲、恪守规矩。不论春夏秋冬、走村串户、为村民诊治,还是夜诊行医,都能做到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一如既往地,认真诊治,用心服务。

                                                     黄承震走在巡诊的路上

      虽然历经劳苦,收入微薄,但他一直是心存着:服务百姓,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心安理得的胸怀与理念。十几年过后,经他诊治的村屯患者,发病率逐年下降。实现了对患者:收费低、康复快、用药准、副作用最低的行医祖训。

                                                        感悟医情用情解读

      面对当下的医疗现状,黄承震用心感悟,非常走心地说:随着新兴药物的快速普及,各大药厂的迅速崛起。各个基层卫校毕业的学生,也都纷纷走上医疗岗位, 甚至有的家长单纯是为了牟取利润和追逐名气,而让孩子学医。随之,逐渐出现了一种怪现象: 患者不差钱了,都在追求一种“快点好”的不科学要求。反而忽略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自然会带来一些不可逃避的副作用。有些患者明明不需要打针输液,只需要口服些简单对症的中成药,即可慢慢康复。可许多人,就是等不及。

                                                  黄承震在为老百姓巡诊

      我曾经一度被患者误认为是个懒医生,不爱给患者打针。事实上经我对患者进行认真检查诊断,确认没必要花那么多的钱打针,只需简单吃点药,注意保养即可。可患者在你前脚走,他后脚便会找其他大夫给打针。几天后病情自然会好,但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经不起折腾,确留下了后遗症,经常爱患病。

      尤其是小儿,从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开始,有点小毛病就打针,稍微一重点就去医院,逐渐升至省级“最高等级”医院,强行卸载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体自行修复功能”。眼见着医生越来越多,患者呢,也越治越多,越治发病越频繁。

      我曾经反复、耐心的对患者讲解:抗菌素的优越性和害处,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停用。应该用哪一级别的抗菌素,一定要仔细鉴别、认真科学用药。

      我认为:只有这样做医生,才能无惭愧医祖,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我面对现时的医疗情况和药品市场的不规范,深知凭我一己之力无法改变这样现象。即便是这样,我也毅然坚持轻易不输液,潜心研究抗菌素的注意事项和适应症。通过科学的论证来劝鉴明理之人,让大家更能懂得什么是大健康,而不是求得暂时的安稳。

      一种疾病病原菌的发生和升级是跟每一个医生和患者都息息相关的,不要忘记小我,如果大家都做好了整体才会好。

      2003年的“非典”和2010年的“甲型H1N1型流感”,已经很严重的警告世人,许多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安全意识和疾病自我保护能力。

                                               黄承震为人民服务获得的荣誉

      近几年,我看到许多基层医院和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新农村基础医疗的开展、公共卫生的普及等全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提升,心里得到了安慰,有了乐观的发展前景。

      国家经过几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和农村医生逐渐的培训,促使医生的个人素质也正在普遍提高,患病率逐渐在降低。但新型的病症却还是有增无减,比如一些慢性病和一些恶性病的发生,这跟环境食品的不安全,水源、空气环境的污染,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还与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思想素养等等都有关系。所以,提倡全民普及健康知识和隐患辨认,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愿我们都能从自我做起,为营造一个健康、活力、蒸蒸日上的生存环境,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所有 @ 2018-2025 - 实事求是 官网